7月21日,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了条动态,短短几行字让中东局势瞬间紧绷,“如果有必要的话,美国会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第二次打击”。这条动态的点赞量半小时破10万,评论区炸成一片,有人喊“早该动手”,有人骂“又要害死多少人”。 同一天,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接受采访,语气强硬:“铀浓缩计划不会停,这是波斯民族的尊严。 ”而就在7月22日,中俄伊三国代表挤在德黑兰一间会议室里,关着门谈了3个多小时,出来后中俄代表脸上挂着笑,伊朗代表则攥紧了手里的文件,这场会晤,让美以情报部门连夜开了紧急会议。
特朗普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的。 往前数半年,以色列战机偷偷摸摸飞进伊朗领空,炸了几个核设施,当时伊朗核科学家急得直拍桌子,但事后检查发现,大部分离心机只是“受了点伤”,核心设备还在转。 伊朗原子能组织后来公布数据,现在伊朗铀浓缩丰度已经到60%了,要知道,武器级铀需要90%以上,60%虽然不到,但造核弹的门槛其实没想象中高,相当于已经站在楼梯中间,再往上几步就能到顶楼。 特朗普这时候喊“第二次打击”,明摆着是给以色列撑腰,告诉伊朗:“别以为打了就没事,我能再炸一次。 ”
伊朗那边更硬气。 阿拉格齐接受采访时,背后的电视正放着波斯湾的油轮,他说:“铀浓缩是我们科学家的命,是波斯人祖祖辈辈的骄傲。 ”这句话不是空口说的。 德黑兰大学核物理系的学生,毕业论文选题十有八九和铀浓缩有关;伊朗各地的标语牌上,“核权利”三个字比总统照片还显眼。 更实在的是,伊朗在地下挖了200多米深的核设施,墙壁厚得能扛住地震,以色列上次炸的那点窟窿,修修补补半个月就恢复了。 伊朗老百姓也认死理:“当年萨达姆打我们,我们没认怂;现在美国人炸我们,凭什么要弃核? ”
中俄伊会晤的消息,是在7月22日晚传出来的。 俄罗斯媒体拍的照片里,三方的桌子摆着红茶和坚果,中国代表穿着西装,俄罗斯代表翘着二郎腿,伊朗代表把文件摊了一桌。 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就两句话:“共同克服伊朗核计划带来的危机”“未来几周展开多层级外交磋商”。 但懂行的人都知道,这俩句话分量有多重。 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,去年双边贸易额620亿美元,伊朗卖石油、中国卖机电产品,这关系铁得很;俄罗斯更绝,和伊朗在叙利亚并肩作战过,俄制战机在伊朗机场停着,伊朗的石油通过俄管道卖到欧洲,两边早就是“一条绳上的蚂蚱”。 这次会晤,明面上是聊核问题,实际上就是给美国和以色列递话:“想动伊朗? 先问问中俄答不答应。”
以色列那边也没闲着。 国防部长卡茨7月2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以色列战机编队的照片,配文:“我们的飞行员随时能起飞。 ”内塔尼亚胡办公室的消息更直接:以色列情报部门最近搞到了伊朗核设施的“详细坐标”,“打击方案已经改了8版”。 以色列为啥这么急?看看地图就知道,伊朗核设施分布在伊斯法罕、纳坦兹、福尔多几个地方,最近的离以色列直线距离1800公里,以色列战机得飞3个小时,中途还得绕过沙特、伊拉克的防空网。 但以色列不怕,他们有个“秘密武器”,F-35隐形战机,号称“雷达都看不见”。 不过伊朗也不是吃素的,他们的导弹射程能覆盖整个以色列,德黑兰街头卖的报纸头版都是“我们的导弹能打到你家阳台”。
现在的中东,就像一口装满汽油的锅,火星子稍微大点就能炸。 特朗普的威胁、伊朗的硬气、中俄的介入、以色列的冒险,全挤在一块儿。 德黑兰的出租车司机最近聊天都绕不开核问题,有人说:“要是美国人真敢来,我就把车开到核设施门口堵着。 ”耶路撒冷的咖啡馆里,老人们摇着头说:“当年两伊战争死了百万人,现在谁还想打仗? ”但政客们不管这些,特朗普要的是选票,内塔尼亚胡要的是支持率,伊朗的将军们要的是军功章。
中俄伊会晤那天,德黑兰的天气特别热,气温38度。 会议室的空调坏了,三方代表汗流浃背,但谁都没提“热”字。 中国代表翻着笔记本说:“我们理解伊朗的合理关切。 ”俄罗斯代表敲了敲桌子:“军事手段解决不了问题。 ”伊朗代表把茶杯一放:“我们的铀浓缩不会停。 ”这场面,像极了菜市场砍价,买方想压价,卖方不肯让步,旁边还有俩大汉撑腰。 最后散会时,阿拉格齐拍了拍中国代表的肩膀,用中文说:“谢谢。 ”这三个字,比签什么协议都实在。
现在的时间是7月23日下午3点,特朗普刚发了条新动态:“伊朗最好识相点。 ”以色列战机编队已经升空,正在地中海上空演练。 伊朗的雷达站全部开启,屏幕上一片红点,不知道是鸟群还是敌机。 中俄的专机还在德黑兰机场,机组人员正忙着装下一批文件。 中东的夜,从来没这么安静过。
安徽股票配资,正规实盘配资股票,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